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发光菌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魏东斌, 赵慧敏, 杜宇国. 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发光菌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J]. 生态毒理学报, 2017, 12(3): 234-242.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70123001
引用本文: 魏东斌, 赵慧敏, 杜宇国. 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发光菌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J]. 生态毒理学报, 2017, 12(3): 234-242.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70123001
Wei Dongbin, Zhao Huimin, Du Yuguo. Acute Toxicity and QSAR Studies on Benzophenone-type UV-filters to Photobacterium[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7, 12(3): 234-242.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70123001
Citation: Wei Dongbin, Zhao Huimin, Du Yuguo. Acute Toxicity and QSAR Studies on Benzophenone-type UV-filters to Photobacterium[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7, 12(3): 234-242.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70123001

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发光菌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作者简介: 魏东斌(1972-),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有机污染化学,E-mail:weidb@rcees.ac.cn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7143,21577154,21590814)

  • 中图分类号: X171.5

Acute Toxicity and QSAR Studies on Benzophenone-type UV-filters to Photobacterium

  • Fund Project:
  • 摘要: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防晒剂、塑料添加剂、香味剂等。随着紫外防晒产品的大量使用,其环境及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揭示二苯甲酮类污染物的毒性特征,选择了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作为目标化合物,测试了它们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运用二维、三维定量构效相关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对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EC50值在17.67到243.82 mg·L-1范围内,其中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的急性毒性最低,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毒性最高。羟基取代的二苯甲酮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随着分子中羟基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具有相同羟基数量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羟基位于苯环4-位时毒性最高,3-位时次之,2-位时毒性最低。QSAR结果表明,运用静电场、氢键受体场和氢键供体场能很好解释这类化合物的毒性特征,若在苯环4-位引入带正电荷的官能团、在苯环2-, 4-位引入氢键受体,都将导致毒性升高。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科学评价该类化合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40
  • HTML全文浏览数:  1440
  • PDF下载数:  2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1-23

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发光菌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作者简介: 魏东斌(1972-),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有机污染化学,E-mail:weidb@rcees.ac.cn
  •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7143,21577154,21590814)

摘要: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防晒剂、塑料添加剂、香味剂等。随着紫外防晒产品的大量使用,其环境及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揭示二苯甲酮类污染物的毒性特征,选择了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作为目标化合物,测试了它们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运用二维、三维定量构效相关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对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EC50值在17.67到243.82 mg·L-1范围内,其中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的急性毒性最低,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毒性最高。羟基取代的二苯甲酮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随着分子中羟基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具有相同羟基数量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羟基位于苯环4-位时毒性最高,3-位时次之,2-位时毒性最低。QSAR结果表明,运用静电场、氢键受体场和氢键供体场能很好解释这类化合物的毒性特征,若在苯环4-位引入带正电荷的官能团、在苯环2-, 4-位引入氢键受体,都将导致毒性升高。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科学评价该类化合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