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野外数据建立大型底栖动物电导率水质基准的可行性探讨

张远, 丁森, 赵茜, 高欣, 赵瑞, 孟伟. 基于野外数据建立大型底栖动物电导率水质基准的可行性探讨[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1): 204-214.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40531002
引用本文: 张远, 丁森, 赵茜, 高欣, 赵瑞, 孟伟. 基于野外数据建立大型底栖动物电导率水质基准的可行性探讨[J]. 生态毒理学报, 2015, 10(1): 204-214.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40531002
Zhang Yuan, Ding Sen, Zhao Qian, Gao Xin, Zhao Rui, Meng Wei.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Conductivity Criteria for Macroinvertebrat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1): 204-214.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40531002
Citation: Zhang Yuan, Ding Sen, Zhao Qian, Gao Xin, Zhao Rui, Meng Wei.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Conductivity Criteria for Macroinvertebrat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5, 10(1): 204-214.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40531002

基于野外数据建立大型底栖动物电导率水质基准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简介: 张远(1970-),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河流生态学、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zhangyuan@craes.org.cn
    通讯作者: 丁森, E-mail: yanzg@craes.org.cn
  •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1-00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066)

  • 中图分类号: X171.5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Conductivity Criteria for Macroinvertebrate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

    Corresponding author: Ding Sen, yanzg@craes.org.cn
  • Fund Project:
  • 摘要: 科学合理地设定水质基准是水生生物保护和水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水体电导率数值的高低由溶解于其中的各种阴阳离子的浓度所决定,而较多的研究也证明电导率能够显著地影响水生生物类群,特别是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存活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离子组成的复杂性,导致无法开展基于室内实验的水生生物电导率基准值的推导。本文借鉴美国环境保护局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建立电导率基准值的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打分方法,分别从电导率是否对大型底栖动物敏感物种存在毒性效应、人为干扰的增强是否会通过电导率产生毒性作用,以及其他环境因子是否对电导率基准值的制定产生影响3个方面,探讨了基于野外数据建立我国电导率基准的可行性。研究区域为辽河流域的浑河及太子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于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研究结果表明,电导率的升高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敏感物种的出现频率。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同电导率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显著地增加了水体中电导率的数值。对有可能引起物种消失的其他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导率是引起大型底栖动物消失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结果,基于野外调查数据来建立大型底栖动物电导率基准值是可行的,为我国水质基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40
  • HTML全文浏览数:  1140
  • PDF下载数:  1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05-31

基于野外数据建立大型底栖动物电导率水质基准的可行性探讨

    通讯作者: 丁森, E-mail: yanzg@craes.org.cn
    作者简介: 张远(1970-),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河流生态学、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zhangyuan@craes.org.cn
  •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
  •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研究室, 北京 100012;
  • 3. 辽宁大学 环境学院, 沈阳 110036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1-00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066)

摘要: 科学合理地设定水质基准是水生生物保护和水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水体电导率数值的高低由溶解于其中的各种阴阳离子的浓度所决定,而较多的研究也证明电导率能够显著地影响水生生物类群,特别是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存活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离子组成的复杂性,导致无法开展基于室内实验的水生生物电导率基准值的推导。本文借鉴美国环境保护局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建立电导率基准值的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打分方法,分别从电导率是否对大型底栖动物敏感物种存在毒性效应、人为干扰的增强是否会通过电导率产生毒性作用,以及其他环境因子是否对电导率基准值的制定产生影响3个方面,探讨了基于野外数据建立我国电导率基准的可行性。研究区域为辽河流域的浑河及太子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于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研究结果表明,电导率的升高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敏感物种的出现频率。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同电导率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显著地增加了水体中电导率的数值。对有可能引起物种消失的其他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导率是引起大型底栖动物消失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结果,基于野外调查数据来建立大型底栖动物电导率基准值是可行的,为我国水质基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