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QSAR:纳米毒理学领域的新方法

张阳, 朱琳, 王璐璐. Nano-QSAR:纳米毒理学领域的新方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3, 8(4): 487-493.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20327001
引用本文: 张阳, 朱琳, 王璐璐. Nano-QSAR:纳米毒理学领域的新方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3, 8(4): 487-493.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20327001
Zhang Yang, Zhu Lin, Wang Lulu. Nano-QSAR:An Emerging Approach in Nanotoxicology[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3, 8(4): 487-493.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20327001
Citation: Zhang Yang, Zhu Lin, Wang Lulu. Nano-QSAR:An Emerging Approach in Nanotoxicology[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3, 8(4): 487-493.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20327001

Nano-QSAR:纳米毒理学领域的新方法

    作者简介: 张阳(1984-),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毒理学,E-mail:zhangyrabbit@163.com
  • 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科研基金课题(20070055033)

  • 中图分类号: X171.5

Nano-QSAR:An Emerging Approach in Nanotoxicology

  • Fund Project:
  • 摘要: 随着纳米毒理学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反映纳米材料生物毒性效应的数据也不断丰富,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开始发挥其在纳米材料潜在毒性研究和预测方面的作用。纳米材料的QSAR(Nano-QSAR)研究以经典QSAR 模型为指导,结合纳米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一种对纳米材料快速筛选和优先测试的新途径。本文就Nano-QSAR的前期研究现状,从纳米材料结构描述符、毒性效应数据和建模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模型的构建流程和框架;通过列举部分研究成果和主要的模型指标,初步探讨了建模方法的选择和结构描述符的识别;最后指出目前Nano-QSAR研究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96
  • HTML全文浏览数:  1596
  • PDF下载数:  3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3-27

Nano-QSAR:纳米毒理学领域的新方法

    作者简介: 张阳(1984-),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毒理学,E-mail:zhangyrabbit@163.com
  •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过程与环境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1
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科研基金课题(20070055033)

摘要: 随着纳米毒理学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反映纳米材料生物毒性效应的数据也不断丰富,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开始发挥其在纳米材料潜在毒性研究和预测方面的作用。纳米材料的QSAR(Nano-QSAR)研究以经典QSAR 模型为指导,结合纳米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一种对纳米材料快速筛选和优先测试的新途径。本文就Nano-QSAR的前期研究现状,从纳米材料结构描述符、毒性效应数据和建模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模型的构建流程和框架;通过列举部分研究成果和主要的模型指标,初步探讨了建模方法的选择和结构描述符的识别;最后指出目前Nano-QSAR研究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